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深化对口支援共叙山海情深——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川文化产业园见闻

发布时间:2022-08-24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红陶选用壤塘县本地泥土,在传统烧制方法基础上,运用江西景德镇烧陶技艺。”816日,在壤塘县中壤塘镇浙川文化产业园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藏族女孩索朗卓玛正在烧制陶器。

得益于对口支援政策,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学员被派去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苏省宜兴市交流学习。学成归来,学员们在传统藏陶上融合运用景德镇等地的技艺,还将唐卡绘画和陶艺结合,形成了可定制的壤巴拉藏陶产品。

据悉,浙川文化产业园占地8.3万平方米,由浙江省累计支援2850万元建设,着力打造以非遗文化传承和创作为核心,集对外分享展示、文化艺术学术交流和艺术品线上线下流通、特色文化原乡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包括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村民活动中心、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交流中心4个中心。

818日,在浙川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域——壤巴拉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色青穿梭于各个非遗传习所。色青来自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今年23岁的她已是传习中心的“老前辈”了。“我学的藏毯专业,来传习中心5年了。”色青是传习中心的第一批学员,如今她已是传习中心藏毯传习班的班主任,给学员们教授藏毯技艺,每月保底工资3000元。色青精通藏汉双语,经常代表传习中心接待游客,为游客做讲解。

“浙川文化产业园于2016年开始打造,2020年正式对外开放。”浙江省援川干部、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松泉告诉记者,壤塘县致力于将浙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非遗研究、学习、生产、创业、展示、销售、体验、生活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产业园区。

据悉,目前,浙川文化产业园有唐卡、藏香、石刻等47个非遗传习所。建园以来,共培育非遗传承人83人、学员880余人。

为解决壤塘县内青年就业问题,浙川文化产业园着力构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出学员补贴、销售分红制度。在读学员23年的学艺期间,能领到月均500元的生活补助,学员作品销售收益60%归学员所有,40%纳入生活补贴及园区运营管理。

如今,壤塘县已经有3000余名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阿坝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