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壤塘 / 文化旅游 / 旅游资讯

壤塘县“四个明”助力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6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一是“明家底”,厘清文化资源,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宗教文化旅游黄金地、川甘青结合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地、川甘青结合部多元民俗文化体验地”发展定位,确立“文化强县”发展战略,将文化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旗帜。同时,借智四川省社科院,编制了《壤塘县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壤塘县专项规划》等文化规划,作出了《关于促进壤塘县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 

  二是“明方向”,明晰发展步伐,做到统筹推进、实现点面结合。创办非遗传习所,实施非遗“生产性”保护。采取“政府扶持、传承人自主创办”的方式,坚持“传习所(基地) 公司 农户”模式,目前已创办藏香、唐卡等传习所27个。建设传习创业园,培育园区的孵化功能,投资1亿元。预计第一期70栋民居将有140名非遗传承高端人才入驻,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器”。打造文化产业园,以中壤塘为核心,南莫且湿地和则曲河风景名胜区为双翼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 

  三是“明开放”,开辟交流新领域,坚定“走出去”。成功在上海举办“壤塘非物质文化交流活动”,在马尔康举办壤巴拉文化传承与保护——壤巴拉文化论坛,分别在绵阳、德阳、温州举办文化周;在上海金泽镇、深圳瓷爱谷文化园区建成18个“飞地”非遗传习基地。 

  四是“明体系”,健全文化体系,实现载体丰富创新发展。每两年定期举办“民间手工艺技能大赛”;每年定期举办“壤巴拉节”,开展壤巴拉锅庄、赛马会等文化活动;创编《悬天净土壤巴拉》《亲亲壤塘》等15首壤塘本土歌曲,编著《壤塘乡土》《一览壤巴拉系列丛书》《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壤塘篇》等书籍;筹建文化研究院。聚才于壤,共谋发展,拟聘请各类专家学者为壤塘文化发展顾问,国内文化届泰斗为特邀研究员,争取各层级、各领域的文化人为壤塘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