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壤塘乡畜牧产业发展具备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养殖大户数量多、牲畜存栏基数大等优势,但乡域畜牧业长期以“天然放养”的粗犷养殖方式为主,面临幼畜死亡率高、牲畜生长周期长、销售效益低等产业发展瓶颈。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畜牧业发展瓶颈,上壤塘乡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下,坚持锚定“农牧立县”战略,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发力点,以下好“三步棋”为工作法,积极探索“放养+补饲”养殖模式,健全“人工种草+科学养殖+有机肥料生产”循环式发展体系,走出“产业优、效益高、生态美、群众富”发展路径。
夯实基础,下好产业谋划“先手棋”。上壤塘乡紧扣“四县”战略、立足“畜牧强乡”发展目标,抓细抓实牲畜养殖、疫病预防、技能培训等各项具体工作,着力推动乡域畜牧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坚持主动对标《壤塘县2024年饲草料储备和牦牛出栏激励方案》《壤塘县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办法试行》等文件方案,先后研讨梳理乡畜牧业发展思路4条、编制年度发展计划3份、制定激励措施2条、储备畜牧建设项目13个,培育壮大养殖牲畜100头以上的养殖户267户。
多措并举,下好循环发展“制胜棋”。上壤塘乡积极探索推广“人工种草+科学养殖+有机肥料生产”循环式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化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通过以“人工补饲”为基点,投资100.6万元推进卧圈和人工种草1612亩,组织采购精饲料48.4万斤、发放青干草305.72吨,有效缓解牲畜“秋肥冬瘦春死亡”现象,提高养殖效率、促进草畜平衡;以“转变理念”为突破,联合州委网信办、县科农局、县人社局、阿坝州天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单位开展牲畜养殖技能培训6次、先进养殖理念宣讲活动13次,覆盖养殖户450余户,有力打破传统“戒杀惜售”思想束缚,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以“有机肥料生产”为契机,充分利用牛粪资源,年均处理1万余吨牛粪、生产6000余吨有机肥料,带动15名村民人均增收3.6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分红40余万元,有效实现社会、生态、联农带农三个效益并举。
激发活力,下好牲畜出栏“关键棋”。上壤塘乡以“原址重建、统规自建”为方式,持续巩固暖棚、补饲基地等畜牧配套设施建设,先后累计投资369.2万元维修牧道155公里、投资2560万元建设347个暖棚,大幅提升了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实现牲畜死亡率年均下降18%。此外,坚持以“现代化养殖基地集群”为优势,大力推行“放养+补饲”的现代化养殖模式,在牲畜生长周期缩短、出栏数量增加及畜牧产业效益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出栏逐年递增,年均出栏牲畜5500余头、收入3700余万元。
下一步,上壤塘乡将坚持聚焦县委“四县”战略和“一城三副”发展体系,以畜牧产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导向,着力在“养”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人工种草+科学养殖+有机肥料生产”循环式发展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走稳上壤塘乡“畜牧强乡”之路。(上壤塘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