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壤塘县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荣获“金熊猫”奖先进集体

发布时间:2022-11-15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1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表彰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100个集体、200名个人给予表彰。经推荐、初审、考察、复审等环节,阿坝州壤塘县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6个集体、红原县文化馆馆员塔尔青等11名个人上榜。四川省金熊猫奖是报经国家批准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的表彰项目,每3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为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在全省掀起大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热潮,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四川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促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此次荣获金熊猫先进集体奖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是壤塘县文化产业支柱之一,曾被授予四川省藏羌彝文化走廊产业园等称号,现有唐卡、藏毯、藏医药等17个非遗传习所入驻该创业园。

壤塘县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余项。2010年起,壤塘县对散落民间的优秀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成立了藏医药、唐卡、石刻等非遗传习所46个。2019年,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正式成立,唐卡、藏医药、藏绣等17个传习所入驻创业园,给许多逐渐被遗忘的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019年开始,我们先后引进了唐卡、藏陶、藏绣等17个传习所入驻,目前已经有500余名学员在这里从事非遗事业,这些人都来自农牧民家庭,现在都从农牧民转变为了手艺人,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创业园负责人桑州介绍道。


除了一边学习一边创收外,创业园还提供游学资源和就业机会。藏医药传习所内的学员拉木初就曾多次到上海、江苏等地学习中医、道医。拉木初直言,创业园提供的资源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在上海、在郑州、在江苏茅山那边都学习过,中医和道医、推拿方面都是在那边学习的。就能学到很多技能知识。回来的话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什么工作,可以直接到创业园工作,这么好一个平台,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帮助。拉木初对记者说道。


随着零星分散的传习所不断被引入创业园的集合平台中,创业园也开始谋求非遗+”的新发展。不仅是不同非遗技艺间的融合发展,也探索出了非遗+动漫”“非遗+美妆”“非遗+瓷器等新方向。

在传承和创新这个领域,很多非遗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地结合应用,比如说我们的陶艺和唐卡绘画、唐卡绘画和藏毯。现在我们的唐卡绘画正在和动漫、景德镇瓷器融合,藏医药传习所正在和相宜本草合作研发护肤品,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再去创新发展。桑州说道。


我们正在为动漫喜一画人物。”1012日,壤塘县非遗传习创业园中,唐卡传习所学员泽尖初正在用唐卡技艺手绘二维动画,这是近年来,壤塘县在非遗文化领域的又一项创举。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完善,壤塘不再满足于制作传统手工艺,而是将目光瞄向了更多深受大众喜爱的时尚产业。壤巴拉唐卡传习所便是壤塘县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的先驱,先后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合作制作《喜一》《格萨尔王》唐卡动漫作品,有望不久后上映。


而在814日壤巴拉文化旅游成都行中,亮相成都文轩美术馆的精美瓷器赢得观展人员连连赞叹,瓷身上用唐卡手法描绘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景物自成一派。2021年为深化景德镇、宜兴市与壤塘文化事业的交流交融,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当年713日,中国壤塘·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和宜昌市传习基地正式挂牌。壤塘县选派40名唐卡画师前往景德镇,唐卡、瓷器两种千年文化在新时代里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1年的时间里不少产品走俏文化市场。

据悉,近年来壤塘县践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让非遗文化与动漫、瓷器、康养进行融合,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业、以文振兴的作用愈发凸显。让古老的千年文化在新时代里开辟出了新路径。促进了3000多人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实现近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还在上海、深圳建立飞地传习基地20个。非遗文化软实力已经转化为乡村振兴硬支撑。(县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